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分析 > 镇街快报

全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滨湖镇

作者: 来自: 时间:2012-10-16 00-00-00

滨湖镇位于枣庄市西北部,地处微山湖东岸,是20013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岗头、望庄两镇合并而成的建制镇;20121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七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镇总面积149平方公里,辖90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人。近年来,在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滨湖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精心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镇镇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5.8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全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镇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优化布局和突出特色并重,高起点规划小城镇

立足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省内最大的内河临港沿运产业区和现代化文化旅游卫星城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高起点编制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社区总体规划、微山湖湿地总体规划、微山湖古镇规划、临港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题规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全面构建以省道济微路为轴线,以微山湖湿地为中心的湿地旅游产业区、以微山湖古镇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区、以原望庄驻地为中心的南部临港物流产业区的“一线三点”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布局;结合镇驻地整体开发实际,科学规划建设微山湖古镇、驻地万人大社区、行政办公和公共休闲等三大功能区域,全力打造体量适中、各具特色、分区合理、功能搭配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二、坚持项目带动和产业支撑并重,高标准建设小城镇

立足微山湖湿地区域功能规划和镇驻地整体开发建设实际,今年4月份,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镇驻地进行整体开发,高标准实施了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的微山湖古镇项目,大力培植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各要素叠加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古镇项目一期已正式奠基开工,20138月份完成一期展示区建设,具备接待能力;三年内形成古镇规模,2017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力打造以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以微山湖古镇为配套,以齐鲁和枣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级知名旅游目的地。同时,按照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镇驻地周边,完成了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西焦新村建设,启动了总投资约15亿元、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镇驻地社区建设;在景区周边,实施了总投资3.2亿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观湖社区建设,全镇累计完成社区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和档次。

三、坚持强化配套和改善民生并重,高质量管理小城镇

按照统一布局、适度超前、统筹兼顾、完善功能的原则,大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0余万元,高标准实施了镇驻地北环路和小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栽植各类观赏性苗木7.8万株,完成道路绿化62万平方米,徽派改造沿线建筑物7.5万平方米,构筑了“四纵四横”小城镇路网体系。投资1600万元,建成启用了滨湖医院,硬件设施达到省内乡镇卫生院一流水平;投资3500余万元,实施了滨湖中学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校舍面积8300余平方米,硬件设施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完成了中心幼儿园等3所镇办省级示范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走在全省乡镇前列。同时,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结合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建成启用了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承接121项县级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有效提升了小城镇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建管并重,推行了专业化保洁运作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全天候保洁,小城镇干道绿化率、保洁率达到100%

作为全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枣庄市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倍加珍惜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倍加珍惜枣庄、滕州两级实施微山湖古镇项目所带来的重要发展时机,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措施,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高点定位,全力抓好微山湖古镇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为微山湖古镇项目建设搞好各项服务,统筹抓好镇驻地万人社区、观湖社区项目,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滨湖打造成滕州市副中心城市。二是立足长远,高起点修编城镇发展规划。立足滨湖新机遇、新平台、新定位,聘请国内有实力、知名度高的规划设计院,按照国内一流规划标准,对小城镇进行高标准规划,科学定位发展路子,合理搞好功能分区,切实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和档次。三是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强镇扩权试点工作。牢牢把握全省强镇扩权试点的重大机遇,配套完善户籍、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相关激励政策,吸引周边人口向城镇聚集,切实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四是产城互动,强化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植壮大文化旅游、临港物流、特色加工等产业,实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资源集约发展。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滨湖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省内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和临港沿运产业区,建设成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自然生态良好、旅游特色鲜明的宜居、宜游、宜商的现代化文化旅游卫星城,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