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庄镇创新措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常庄镇为实现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常庄的这一目标,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创新文化建设,实现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的新局面。
一是创新保护机制,发扬民族文化。创新工作机制,开发利用优势的文化资源,挖掘保护文化艺术遗产。该镇对历史悠久的洛房村泥塑采取政府保护、集体保护和个人保护机制,镇村联动,创新宣传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发动群众自觉宣传,利用网络广泛宣传,投资5万余元修建批量生产基地,邀请专家进行特色包装设计,目前,已发展泥塑传人3人,有效保护了民族文化产业,形成新的人文精神。洛房泥塑也成为了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创新文化活动开展,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常庄镇结合文化下乡、图书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变“送文化”为“植文化”,结合社区建设,建立了农家书屋、农民阅览室和文化广场,构建文化网络,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组织村民开展“学习读书活动、收看科技知识讲座”等,使农家书屋切实发挥实效。目前,全镇已投入150余万元,建设农家书屋20个,丰富了农民的娱乐生活,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创新思路,文化建设推陈出新。近年来,常庄镇致力于增强“软实力”,通过城南新区的建设,城南路网构架基本形成,依托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和蟠龙河湿地等景点紧邻的优势,开展京郊自驾游,吸引外来游客来常庄参观旅游。在做好原有招商任务的基础上,创新招商思路,依托城南新区建设,引进奚仲大酒店、鸿润商务宾馆、锦江商务宾馆等项目,推出服务业、餐饮业、文化影视等新的行业进驻,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