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分析 > 镇街快报

常庄镇“三个依托”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作者: 来自: 时间:2011-07-18 00-00-00

 

常庄镇采取多种形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依托能人带动,依托技术联姻的模式,充分培育和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典型,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一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组建龙头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组建的种庄油桃合作社,联合300多户油桃种植户组建的,实行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年销油桃1000万斤。以汇鑫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依托夫宇食品,带动养鸡户100余家,养牛户10家。养殖肉牛600头,收购400头,带动养牛散养人员200户。目前,正调整产业结构,土地流转面积再扩大100亩,带动农户600户,力争年实现产值较往年增加1.5倍,同p承担着肉牛的改良、换代、繁育推广等服务。为群众增收销路搭桥,造福百姓。

二是依托能人带动,组建能人联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区域范围较小,而产业又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则采取能人牵头的办法,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艺园春养殖合作社、富宏养猪专业合作社都是养殖大户联合附近养殖户农户组建的,目前,吸纳社员40余户,生猪养殖达8000头,增加农民收入1000元。

三是依托技术联姻,组建科技推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组织动员农民对土地进行合理流转,或者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有技术、有人才的企事业单位、个人进行联姻结盟,组成科技推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具有“玉兔”美称的常兴养兔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附近农户养兔优势,与沿海兔毛加工企业联合,专门从事兔子养殖、兔毛的销售,农民收益可观。孟庄村利用本村多年种植蔬菜大棚的优势,流转土地200亩,成立了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年增加农民收入2000元。吴庄村通过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投资1600余万元,正在建设占地面积600亩的吴庄村池田藕合作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