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街道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该街道立足实际,切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10年全街道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增长34.65%;地方财政收入1419.45万元,同比增长80.91%;四税收入完成625.17万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44.04%;税收收入占财政比重98.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2亿元,同比增长28.41%。
一是坚持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切入点,为增强后劲提供强力支撑。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小组,扎根工地,全力以赴。总投资2.45亿元的黄金宝贝童车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3亿元,已建成7个车间,总面积近
二是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投入资金 560余万元对街道范围内的店韩路、O九路、北留路实施“五化”工程,进行了路域环境整治,将道路两侧路边沟进行了彻底平整整修, 安装路灯596盏,实施绿化节点工程,栽植花草面积4000余平方、树木5000余棵,对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整治,对建筑物顶部、墙体、立式平面广告进行整治,将道路两侧的600余户4500余平方户外广告牌进行了彻底清理更换,改善了城乡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按照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干部、企业四个层面分解细化招商引资指标,实行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共签约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6个,实际利用街外资金16.95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过亿元的项目7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4个,过3000万元的项目6个。
四是坚持把富民强镇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制定《山城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加大投入,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扩大林果、养殖、地瓜枣等特色产业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培育好三山流域万亩薄壳核桃基地,枣树岭、西峪流域7处万亩花椒基地,申报了“山东省优质花椒生产基地”;积极做好薄弱村帮促转化工作,完善了5各村居的扶贫互助基金会章程,截至目前共吸纳会员189户、互助资金发展到120余万元,被省扶贫办评为重点扶持乡镇“第三批红旗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