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镇“三项举措”确保文化产业亮点纷呈
2010年8月26日9:35:25
近年来,阴平镇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发展方向,文化品位得到了大大提升。
一是依托资源,远古文化形成良好发展格局。为做好远古文化大文章,该镇引资2500万元实施了女娲冢休闲中心项目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元,修建女娲祠,女娲洞等庙宇2座,新建洗浴休闲中心1000余平方米,目前已经运营。二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设普济寺、玉皇殿等庙宇2座,即将投入运营。同时,该镇还重点规划了奶奶洞、奶奶祠、丁母坟、天柱山等景点,其中文峰观湖(微山湖)被列入枣庄八大景观之一。截至目前,该镇已投资150余万元,新建环山公路
二是领导重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硕果累累。今年以来,高镇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10万元,在5个村建设了体育健身广场;大力搞好“2131工程”,共放映电影349场;投资26万元,建设农家书屋3个,率先在全区达到在3年内在全镇建成农家书屋50%的目标;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去年已配备15台电脑的基础上,又配备15台价值5万元的电脑及打印机设备,在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开通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被市文化局设为全区唯一一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单位;开展春节狮子龙灯汇演等各种文化活动4次,丰富了群众的农闲文化生活。
三是突出特色,文化产业凸现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大力搞好红色旅游。投资260万元,完成了烈士陵园扩建工程,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瞻仰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烈士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重点搞好生态旅游。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围绕阴平镇万亩枣园,开展大枣采摘、生态旅游、吃农家饭等活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项目,全力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目前,大枣观光游使枣农户均增加收入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