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分析 > 镇街快报

枣庄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 来自: 时间:2010-04-07 00-0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回暖,枣庄市机械制造、纺织、煤化工等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为此,枣庄调查队深入部分企业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座谈、调研,了解企业用工缺口、出现用工荒的原因、受用工荒的影响及解决用工荒的措施及建议。

    一、75%的企业出现用工荒。调查了20家企业,有15家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占75%。用工缺口在20%左右。主要是一线技术岗位的熟练工和有一定经验的管理和营销人员,而在招聘时前来应聘的很少能达到招聘条件。

    二、企业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求职者不满意目前,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求职者生活成本加大,而企业效益低无力支付高薪,求职者不满意。

    二是不符合招工标准,企业不选择随着企业科技程度的提升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企业主要缺熟练的技术工和有一定经验的营销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能上岗,而在招聘时前来应聘的很少能达到企业招聘条件,企业又没有时间和资金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进行培训,宁缺毋滥,因此,企业不选择。

    三是国家政策优惠,就业渠道拓宽。由于金融危机初期企业大量裁员,迫使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加之国家出台了 创业、惠农等政策,返乡务工人员拥有更多的发展选择。

    四是就业观念更新,就业选择范围扩大随着枣庄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工人选择进入劳动强度低的酒店、家政等服务行业。而“90后”年轻人更愿意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五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职工缺乏安全感在调查的20个企业中,民营股份制企业给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率为45.7%;国有改制企业给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率为100%;个体私营企业则没有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由于用工单位不给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职工缺乏安全感,职工选择工资待遇高、就业环境好、生活成本低的企业就业,因而流动性大。

    三、企业受用工荒的影响

    用工荒不仅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若企业长期开工不足,必将打击企业职工信心,导致企业信誉下降。而企业信誉的下降又反过来影响到企业的招工、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长此以往,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就目前的用工荒,不论对企业目前的发展还是对企业长远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企业长期发展影响较大。

    四、当地政府在解决用工荒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

    一是启动“春暖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日,枣庄市劳动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主要内容的“春暖行动”。深入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用人单位,加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广简易劳动合同文本,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确保在城镇相对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开通就业公益服务热线 。为帮助用工单位招到合格的员工,帮助求职者找到满意的工作,市中区政府开通了5205111就业公益服务热线,所有需要就业服务的用工单位与各类求职者均可拔打,享受免费就业服务。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及时制定就业援助计划,开展就业援助服务。

    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坚持全民创业促就业,深入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工友创业、青春创业、巾帼创业等活动,扩大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容量。落实好“三支一扶”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发挥好“学士后流动站”的创业孵化作用,建设50个就业见习基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实施“三个一千”就业援助计划,购买1000个公共服务岗位,开发1000个社区公益性岗位,结对帮扶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

    五、对企业解决用工荒的意见及建议

    1、加强职业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充分对接,根据企业需求引导学校培训和教育。充分发挥职业学校自身培训优势,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技能、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让新一代的劳动者成为德、能,法兼备的人才。

    2、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就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使企业和劳动者及时了解劳动力的工资价位和当前的用工形势,促使企业合理制定工资标准。同时也避免一些不良企业用虚假高工资欺骗劳动者情况发生。

    3、帮助企业提高工人素质。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主动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但由于技术工人短缺,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和发达城市大企业建立联系,定期派送工人去“深造”,但有这样条件的还是少数。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代培点”,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工人。

    4、规范劳动力市场。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规范劳动力中介机构运作的法规,确保供求信息对称、收费合理,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从制度上确保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