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分析 > 镇街快报

张山子大学生村官成为创建来料加工特色村生力军

作者: 来自: 时间:2009-12-30 00-00-00

2009年12月30日9:4:19

在来料加工专业村创建中,张山子镇充分发挥10名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工作热情足的优势,让他们当好创建来料加工特色村的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帮扶联络员、创业引导员,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充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当好政策宣传员。该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语言表达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优势,通过入户、广播等方式,宣传创建来料加工村意义及来料加工的优点,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加入到来料加工队伍中来。在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发动下,全镇建成大沟上、新闸子、耿山子等10个来料加工特色专业村,辐射带动22个村,加工群众达2600余人。

当好技术指导员。该镇通过举办培训班、赴义乌参观学习观摩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系统培训,聘请职业中专学校教师现场讲解10次,使他们熟练掌握了串珠、手工钩包、鞋面加工等来料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村官采取上门送学、一对一帮学等方式入户指导村民来料加工技术。目前,已集中辅导群众17余次,与村民结对20余对,上门送学72余次。

当好帮扶联络员。大学生村官及时把所包村的来料加工进展情况及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建议,形成工作简报,及时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同时向来料加工经济人反映工人在工资、待遇方面的需求,经济人在资金贷款、场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共编写简报7期,争取贷款扶持12万余元,在帮扶村、经济人和镇党委政府之间,架构起相互沟通的绿色通道。

当好创业引导员。针对部分群众有创业愿望,却又无门路的实际,发挥自身特长,大学生村官积极与该镇驻义乌联络处及其它来料加工市场进行对接,在租用场地、来料加工的运输等方面进行扶持,给予来料加工经济人最大限度的方便。目前,来料加工经济人队伍发展了10名,张东村经纪人王青与北京贸易公司达成长期协议,组织村民为该公司加工中国结30000个。大沟上村经济人单开卫为义乌富佳饰品有限公司加工三个批次、共计20.7万条项链和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