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初见成效 存在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 来自: 时间:2021-01-21 14-33-45

——2019年全市乡村振兴监测情况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全面反映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情况,市统计局依据《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监测指标体系(试行)》,对2019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多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较好,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进展顺利,成效初显。

一、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进展顺利

乡村振兴战略监测,紧扣“五大振兴”,聚焦实施成效,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及综合成效6个方面设置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置36个二级指标。全市乡村振兴监测采用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综合指数,用来反映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和进程。

据测算,以2018年为100,2019年我市乡村振兴综合指数为110.5,比上年增长10.5%;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综合成效等各类指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结果见下表。

 2019年全市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


指数值

增速(%)

综合指数

110.5

10.5

产业振兴

111.6

11.6

人才振兴

117.2

17.2

文化振兴

110.0

10.0

生态振兴

102.2

2.2

组织振兴

112.8

12.8

综合成效

108.7

8.7

(一)从综合发展指数看,乡村振兴进展较为顺利。2019年,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篇章工作中, 全市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示范引领、系统推进,乡村“五个振兴”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我市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110.5,比2018年增长10.5%。其中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发展速度较快,均超过了10%。

(二)从产业振兴看,产业振兴发展指数为111.6,比2018年增长11.6%。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监测显示,2019年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数量、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旅游总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0%、27.0%、12.5%、12.3%,对产业振兴发展发展指数贡献较大。

(三)从人才振兴看,人才振兴发展指数为117.2,比2018年增长17.2%。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监测显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返乡创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齐鲁乡村之星数量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7.1%、27.3%、21.4%,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数量从无到有,枣庄职业学院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对人才振兴发展指数贡献较大。

(四)从文化振兴看,文化振兴发展指数为110.0,比2018年增长10.0%。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监测显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标率增长35.6%,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满意度得分提高9.6%,戏曲进乡村行政村(农村社区)覆盖率、行政村(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建成率均达到100%,对文化振兴发展指数贡献较大。

(五)从生态振兴看,生态振兴发展指数为102.2,比2018年增长2.2%。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监测显示,所选指标数据两年间变化不大,该类指数增长较小。2019年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众满意度得分提高3.4%。

(六)从组织振兴看,组织振兴发展指数为112.8,比2018年增长12.8%。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监测显示,五星级村党组织比例、安装前端视频监控点位数两项指标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9.1%、24.0%,是组织振兴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

(七)从综合成效看,综合成效发展指数为108.7,比2018年增长8.7%。省级美丽乡村覆盖率增幅达3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提高9.6%,全年集体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比例达100%,是综合成效指数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值得关注。 

(一)乡村产业依然不旺。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乡村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整体还不旺。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成绩较大,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先进地市相比,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占比及增幅均偏低,2018年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19.25亿元,增长5.8%,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11.2%,总体水平居全省各地市第15位。2019年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8.95%,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11.9%,总体水平居全省各地市第12位。二是农产品加工业短板不容忽视。近年来,全市各级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但从监测结果看,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状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88∶1。201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89∶1,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村均集体经营收入不断增加,但与乡村产业兴旺的总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9年,全市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仅占1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人才短板依然突出。缺人才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工作普遍存在地点偏远、待遇不高、教育医疗水平落后等问题,优秀人才留不下、待不住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农业,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地区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突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偏大,且文化素质较低,“老人农业”延缓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能。2018年,返乡创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仅0.33%。2019年,返乡创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仅0.42%。

(三)农民收入依然不高。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受宏观经济、国外农产品竞争、市民消费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农作物增产难增收。而且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压缩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再加上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很多农户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上,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较慢。2019年,枣庄市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88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6%。

(四)乡风文明建设依然不强。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虽然明显改善,但一些活动组织开展较少、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使用做的不够,乡村文化教育活动不深入不全面。基层文化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文化队伍薄弱,部分传统文化后继无人。面向农村开展的文化服务不够精准,乡风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畜禽、特色水产等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主导产业提质、特色产业扩面,有效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打造品牌,提升效益。深入实施乡村“互联网+”工程,加强农业电商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产销整合发展。 

(二)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出发点,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提高农民资产性收益。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加强制度供给,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体系,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

(三)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着力强化科技智力支撑。加大对农民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回乡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外出农民工回乡发展,鼓励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参加农业技能培训,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无人”的问题。大力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广纳贤才,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同志选配到村两委岗位上,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发展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二是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创新产业链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的利益联结模式,延长产品供应期,丰富产品业态,探索特色加工、定点加工、订单加工、优势加工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加工方式。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把现代农业功能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拓展,增加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和集体经济形式,创新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的流转模式,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五)加大财政保障投入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卫生等资源,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三是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提升。加强耕地和土壤环境监测、修复,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四是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