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分析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工业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断深入,各级各项政策出台落地,成效不断显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月度实现增长,上半年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工业经济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一、全市工生产总体情况
(一)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累计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较1-5月(-2.1%)提高2.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1%)、全国平均增速(-1.3%)0.3个和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6月份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较5月份提高5.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增速0.8个和3.0个百分点。
(二)行业增长面略有提高。从工业各行业情况看,1-6月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48.6%,较1-5月提高2.9个百分点。占比前四的支柱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两升两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6%、3.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10.6%、5.6%。
(三)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提高。从产品产量情况看,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为48.8%,较1-5月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主要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口罩同比增长845.3%,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84.0%,非织造布(无纺布)同比增长36.8%,光缆同比增长26.2%,合成氨(无水氨)同比增长17.6%;产量下降的有:乙烯同比下降1.1%,精甲醇同比下降9.7%,服装同比下降10.5%,橡胶轮胎外胎同比下降14.0%,纱同比下降18.5%。
(四)三大门类“两降一增”,制造业继续复苏。1-6月全市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三大门类增加值增速呈现“两降一增”,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较1-5月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
(五)医药防疫行业增长迅速。面对新型肺炎疫情突袭,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应对、扩能增产,全力以赴保障重要防疫用品市场需求。1-6月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5.6%,较1-5月提高7.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4个百分点;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1%,较2019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重点行业恢复进程较慢。受国内外疫情、市场供需变化及能源产品价格走低等多因素影响,1-6月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8和5.8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2个百分点。
(二)外部需求疲软。海外各国疫情蔓延持续,使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货运不便,导致外向型企业订单延误、减少或取消,规上工业出口同比下降。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为30.43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6月当月出口交货值为5.45亿元,同比下降7.9%。
(三)区域间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分区(市)情况看,五区一市、高新区工业经济运行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增速差距较大。1-6月高新区同比增长12.9%,市中区同比增长10.4%、峄城区同比增长8.3%、山亭区同比增长5.8%、滕州市同比下降3.8%、薛城区同比下降3.9%、台儿庄区同比下降4.2%。
三、意见建议
(一)积极推进稳链补链强链。统筹做好重点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复产达产工作,帮助解决产品销售供应、上下游协作等。加强各级各类政府资金统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立扶持机制,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力度,防止产业萎缩或产业链迁移。围绕疫情催生的新需求,支持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二)稳定外贸企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引发的国际贸易、工程承包、劳务服务等贸易纠纷,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机构、中介组织为相关企业提供商事法律支援,开通外贸企业公共服务绿色通道,协助外经企业处理有关问题。同时,鼓励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开拓新客户,适当调整业务方向,寻求新发展机遇。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银行信贷支持度,对工艺先进、信用度高但受疫情影响订单波动或回款困难的企业,简化手续,提高贷款额度,适当下浮贷款利率,确保企业有稳定的资金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