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点镇建设看枣庄镇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者:
来自:
时间:2015-10-26 00-00-00
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是联系城乡经济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人口和非农产业的聚集地。近年来,我市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完善设施配套、注重政策支持,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12个国家级重点镇,比较优势逐渐显现,本文以12个国家级重点镇为例,对镇域经济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简单概述,对我市重点镇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重点镇发展情况,找出我市镇域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更好的促进我市镇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镇域经济的特点和作用
镇域经济是指在镇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而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镇域经济在镇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由一、二、三产业等构成的复合系统,是一个镇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它包括乡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本文以枣庄市镇域经济为重点研究对象。
(一)镇域经济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镇域内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涉及何种产业,由什么主体从事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上进行的。
二是多样性。镇域经济类型多样,其经济结构、产业构成、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三是综合性。虽然镇域的地理空间不大,介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但其产业发展多样,三次产业并存,产业规模大小并存,是由各种要素、各种产业和各个经济领域有机构成的综合体,具有典型的区域经济综合性特征。
四是开放性。由于镇域范围不大,镇域经济的开放性和专业化程度都较高。镇域消费的产品大部分来自镇域之外,而镇域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销往其他地区。
(二)镇域经济的作用
一是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经济是增加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省域经济强,往往强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强,则往往强在镇域经济。
二是镇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镇是经济发展最基础的层面,也是最关健的一层。镇域经济发展壮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还可以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与竞争意识,加快城乡信息、物流、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农村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事业。
三是镇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纽带。镇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发展镇域经济有利于将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带动劳动力在城乡间广泛交流,促使劳动力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有效促使农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四是镇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建制镇数量多、分布广、吸纳容量大,是今后我国吸纳农民进城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目前镇域规模小,各项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和居民消费水平低,今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镇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它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二、我市重点镇建设现状
(一)重点镇区域分布和规模。2014年全市共有建制镇44个(按2014年统计口径),国家级重点镇12个,重点镇占建制镇总数的27.3%。从重点镇分布看,滕州市和山亭区各3个,薛城区和峄城区各2个,市中区和台儿庄区各1个;从区域面积看,12个重点镇总面积1134.47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4.9%,镇均94.5平方千米,较全市建制镇平均面积多6.2平方千米,高7%;从人口总量看,2014年末全市重点镇常住人口8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2%,镇均人口6.77万人,较全市建制镇平均人口多0.81万人,高13.6%。
(二)主要特点
1、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4年重点镇GDP合计437.70亿元,镇均36.48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全市增幅高出2.9个百分点; 2014年重点镇公共财政收入22.31亿元,镇均1.86亿元,同比增长21.4%,较全市增幅高出15.9个百分点。重点镇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613.19亿元,镇均51.1亿元,同比提高7.1%。重点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8亿元,镇均7.65亿元,同比提高16.1%,较全市增幅高出3.4个百分点。
在从业结构方面,2014年我市重点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2.7:36.6:30.8,与全部建制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43.5:31.3:25.2相比,重点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高于建制镇平均水平5.3、5.6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更健全,城镇功能更完善
2014年,全市重点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880公顷, 同比提高16.5%,镇均建成区绿化面积156.7公顷,是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的1.89倍。自来水、燃气用户数分别为22.4万户和4.17万户,同比分别提高5.8%、26.8%,镇均分别为1.87万户和0.35万户,同期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分别为1.53万户和0.12万户,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和2.9倍。重点镇504个行政村中,通有线电视、自来水及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已经达到100%;税郭镇、邹坞镇、陶庄镇、榴园镇4个重点镇的行政村通公交率己达100%,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均逐步优化。
社区建设和配套设施方面,2014年,全市重点镇50平米以上的超市、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分别为235个和459个,较上年分别增长4%、9.5%,平均每个重点镇19.6个和38.3个,同期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为11.9个和35.4个,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5倍和1.08倍。
3、文化、卫生服务更到位,社会保障框架更健全
全市12个重点镇拥有剧场、影剧院8个,较上年增长14.2%;拥有图书馆或文化站12个,增长20%,平均每个镇拥有1个图书馆或文化站,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9所,执业(助理)医师765人,平均每个镇拥有执业(助理)医师64人。共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326个,较上年增长6.9%,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疗床位111个,较大地方便了各镇居民的就诊和治疗。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3个,共有床位数3703个,同比增长0.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4.53万人,同比增长1.3%;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5.05万人,同比增长2.2%,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完善,框架日益健全。
4、农村改革更深入,农业增效更显著
重点镇在我市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2014年底,重点镇共有农村合作社949个,较上年增长14.3%,镇均79个,较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多2.2个;实现耕地流转面积1.72万公顷,同比增长16.3%,镇均1433公顷,较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多270公顷,高23.2%;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为28.6%,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较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共有种植大户、畜禽养殖大户258户、2076户,较上年分别提高17.8%、0.6%,镇均21.5户、173户,较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多5户、40户,均高出30%。随着农业规模经营的深入推进,经营成本的降低,农业经营收益不断提高。
三、从重点镇建设看镇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偏小,影响集聚效应的发挥。据有关分析资料表明,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其集聚、辐射等功能,否则会造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效率低、第三产业难以发展等问题。目前,我市重点镇平均镇区人口3.3万人,但镇区人口分布不均,最多的西岗镇镇区人口达到8.6万人,最少的古邵镇仅为1.6万人,12个重点镇中,6个镇的镇区人口少于3万人,人流、物流、信息流难以形成密集交汇,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二)部分重点镇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12个重点镇中,有4个镇没有影剧院,占重点镇总数的1/3;没有一个镇具有正规的体育场馆,文化休闲设施较为短缺。504个行政村中,有154个村未通公交,占行政村总数的30.6%;有169个村未通宽带,占33.5%;仅有78个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占15.5%。总体来看,重点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从业人员结构仍不合理。一是非农产业仍有发展空间。2014年,我市重点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2.7:36.6:30.8。近年数据显示,发达地区例如浙江、广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达20%以下,江苏省也达到25%以下,虽然较全市平均水平,重点镇三次从业人员比重更为优化,但较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重点镇吸纳外来就业人员数量比例偏小。2014年,我市重点镇吸纳外来从业人员44225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2%,与青岛市18%、泰安市17.4%相比,分别低了9.8、9.2个百分点,较临沂市的11%,也低了2.8个百分点。
(四)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多数重点镇传统产业居多,企业规模小,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靠低成本,低价格生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布局,特别是缺少实力强的支柱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比较优势。
(五)农村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近年来,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而留在农村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同时,许多农村成长起来的老干部,文化偏低,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个别镇、村干部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镇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做大做强产业,积极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强镇必先兴业。只有产业发展了,重点镇才会有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一是抓好产业定位。按照错位发展战略,合理确定重点镇产业发展定位。二是推进集约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扶持符合重点镇功能定位的商贸物流、设施农业、现代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三是鼓励全民创业。全面落实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减化审批手续,精减行政审批项目,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规模化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二)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强化城镇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镇区道路、供水供电、公共绿地、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性社会服务,提升通讯、通信、信息等社会性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宜居宜商的良好环境。在管理方面,要赋予重点镇在建设管理方面的部分权限;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卫生乡镇,全面改善生态和卫生环境,不断提升重点镇的知名度。要根据小城镇的建设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挑选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着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镇管理干部队伍。
(三)改革体制机制,全力提升镇区人口规模。一是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政策,引导农村居民结合就业创业、旧村改造、迁村并点等,自愿、就近到小城镇落户。二是做好农民权益保障。在土地流转、宅基地确权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对农民工,要在医疗、社保、公积金缴纳等方面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机制。三是加大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使更多人愿意在镇驻地生产、生活,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四是加快驻地村、镇边村改造,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生活居住向社区集中,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和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四)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镇后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应强化政府主导,不断创新资金投融资机制,用足各级各项资金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争取金融部门在重点镇建设上给予更多的信贷扶持,探索建立重点镇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增强重点镇的融资能力;广泛引导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到重点镇建设项目中来,不断拓宽重点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大力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作用,让农村各类“沉睡”的资产“动”起来,拓宽农民创业筹资渠道。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一是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经济管理能力。具体可采取集中培训、定期培训、个别培训等多种形式。同时,干部自身要加强自觉学习,学习经济和管理相关知识,结合工作实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二是重视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就是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的中青年农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经济技术发达的地区去工作学习。政府应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使这些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为“走出去”打下扎实的基础。“请进来”就是引进农业专业人才。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另一方面鼓励那些曾经“走出去”、现在学有所成、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人回乡创业。由于这些人思想开放并对市场有一定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