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重点镇建设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镇建设与发展,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完善设施配套、注重政策支持,重点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比较优势逐渐显现,本文将我市重点镇部分发展指标与全部建制镇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同时,积极查找我市重点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我市重点镇建设,更好地带动全市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我市重点镇发展优势逐渐显现
2014年全市共有建制镇44个(按2014年统计口径),国家级重点镇12个,重点镇占建制镇总数的27.3%。从重点镇分布看,滕州市和山亭区各3个,薛城区和峄城区各2个,市中区和台儿庄区各1个。重点镇发展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区域面积更大,常住人口更多
从区域面积看,12个重点镇总面积1134.47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4.9%,镇均94.5平方千米,较全市建制镇平均面积多6.2平方千米,高7%。
其中,重点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7.79平方千米,镇均5.65平方千米,同期全市建制镇平均面积为3.68平方千米,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
从人口总量看,2014年末全市重点镇常住人口8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2%,镇均人口6.77万人,较全市建制镇平均人口多0.81万人,高13.6%。
其中,重点镇建成区总人口39.65万人,镇均3.3万人,同期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为2.03万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
(二)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大,三次产业比重更合理
2014年重点镇公共财政收入22.31亿元,镇均1.86亿元,是全部建制镇平均值的1.9倍。重点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2个,镇均24.3个,较全部建制镇平均值高出3.4个;重点镇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613.19亿元,占建制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0.3%,镇均51.1亿元,比全部建制镇平均值高出11.3%。重点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3亿元,镇均2.8亿元,比全部建制镇平均值高出19.1%。
在从业结构方面,2014年我市重点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2.7:36.6:30.8,与全部建制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43.5:31.3:25.2相比,重点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高于全部建制镇平均水平5.3、5.6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更健全,城镇功能更优化
2014年,全市重点镇建成区绿化面积
社区建设和配套设施方面,2014年,全市重点镇金融机构网点、50平米以上的超市、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分别为62个、235个和459个,平均每个重点镇5.2个、19.6个和38.3个,同期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为4.1个、11.9个和35.4个,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7倍、1.65倍和1.08倍。
(四)农村改革更深入,农业增效更显著
重点镇在我市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2014年底,重点镇共有农村合作社949个,镇均79个,较全市建制镇平均水平多2.2个;实现耕地流转面积1.72万公顷,镇均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偏小,影响集聚效应的发挥。据有关分析资料表明,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其集聚、辐射等功能,否则会造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效率低、第三产业难以发展等问题。目前,我市重点镇平均镇区人口3.3万人,但镇区人口分布不均,最多的西岗镇镇区人口达到8.6万人,最少的古邵镇仅为1.6万人,12个重点镇中,6个镇的镇区人口少于3万人,人流、物流、信息流难以形成密集交汇,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二)部分重点镇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12个重点镇中,有4个镇没有影剧院,占重点镇总数的1/3;没有一个镇具有正规的体育场馆,文化休闲设施较为短缺。504个行政村中,有154个村未通公交,占行政村总数的30.6%;有169个村未通宽带,占33.5%;仅有78个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占15.5%。总体来看,重点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从业人员结构仍不合理。一是非农产业仍有发展空间。2014年,我市重点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2.7:36.6:30.8。近年数据显示,发达地区例如浙江、广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达20%以下,江苏省也达到25%以下,虽然较全市平均水平,重点镇三次从业人员比重更为优化,但较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重点镇吸纳外来就业人员数量比例偏小。2014年,我市重点镇吸纳外来从业人员44225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2%,与青岛市18%、泰安市17.4%相比,分别低了9.8、9.2个百分点,较临沂市的11%,也低了2.8个百分点。
(四)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多数重点镇传统产业居多,企业规模小,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靠低成本,低价格生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布局,特别是缺少实力强的支柱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比较优势。
三、几点建议
(一)做大做强产业,积极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强镇必先兴业。只有产业发展了,重点镇才会有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一是抓好产业定位。按照错位发展战略,合理确定重点镇产业发展定位。二是推进集约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扶持符合重点镇功能定位的商贸物流、设施农业、现代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三是鼓励全民创业。全面落实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减化审批手续,精减行政审批项目,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规模化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二)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强化城镇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镇区道路、供水供电、公共绿地、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性社会服务,提升通讯、通信、信息等社会性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宜居宜商的良好环境。在管理方面,要赋予重点镇在建设管理方面的部分权限;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卫生乡镇,全面改善生态和卫生环境,不断提升重点镇的知名度。要根据小城镇的建设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挑选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着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镇管理干部队伍。
(三)改革体制机制,全力提升镇区人口规模。一是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政策,引导农村居民结合就业创业、旧村改造、迁村并点等,自愿、就近到小城镇落户。二是做好农民权益保障。在土地流转、宅基地确权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对农民工,要在医疗、社保、公积金缴纳等方面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机制。三是加大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使更多人愿意在镇驻地生产、生活,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四是加快驻地村、镇边村改造,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生活居住向社区集中,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和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四)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镇后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应强化政府主导,不断创新资金投融资机制,用足各级各项资金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争取金融部门在重点镇建设上给予更多的信贷扶持,探索建立重点镇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增强重点镇的融资能力;广泛引导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到重点镇建设项目中来,不断拓宽重点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大力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作用,让农村各类“沉睡”的资产“动”起来,拓宽农民创业筹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