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枣庄市重点耗能企业单耗现状与问题分析
“十二五”以来,枣庄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加强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水平,主要产品单耗节能情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市节能目标的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重点耗能企业单耗水平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是反映平均完成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量,通过单耗指标,可以了解各种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以及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等状况。
(一)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2014年全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企业个数达到45家,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家,纺织业2家,造纸和纸制品业3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家。从行业分布看,作为我市支柱行业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依然是高耗能集中度高的行业,企业个数占全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企业总数的37.8%。
(二)全市主要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近五成同比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填报的27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12项指标同比下降,下降指标的比重达44.4%。同比下降的指标有: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及耗电、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烧成标准煤耗及综合电耗、吨水泥综合能耗及综合电耗、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电厂火力供电标准煤耗。
(三)全市单耗指标涉及的七个行业中四个行业指标同比下降。2014年全市单耗指标涉及的七个行业中,纺织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单耗指标较同期小幅增长,分别为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同比增长5.0%,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同比增长5.0%,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同比增长3.2%;四个行业单耗指标实现同比下降,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6%,造纸和纸制品业的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同比下降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吨水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8%和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单耗指标
二、重点耗能企业单耗水平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主要产品单耗节能情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运行情况还有许多不足。
(一)部分单位产品能耗有所回升,技术节能不可放松。
2014年我市重点耗能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中有14项指标有所上升,分别为吨原煤生产耗电同比上升1.4%,选煤电力单耗同比上升0.4%,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及生产用电量同比上升5.0%、3.9%,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及生产用电量同比上升5.0%、12.5%,机制纸及纸板耗电同比上升2.6%,单位合成氨耗原料煤及标准燃料煤同比上升4.6%、17.0%,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98%)同比上升2.4%,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同比上升4.4%,吨水泥标准煤耗同比上升12.6%,,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同比上升3.2%,发电厂用电率同比上升9.1%。
(二)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全市单位产品能耗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经过与全省单耗水平相比,2014年全市27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只有7项单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即吨纱(线)混合数生产用电量、机制纸及纸板耗电、单位合成氨耗电,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98%),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离子膜法98%),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和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2.6%、52.8%、60.3%、4.4%、、5.1%和44.4%。相比之下,其他各项能耗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作为我市支柱型产业的煤炭、建材业的各项综合单耗指标远高于全省水平,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与全省相比,多耗
三、对策及建议
全市要继续加强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监测,提高资源利用率,从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上开展工作,才能顺利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企业节能管理和单耗监测。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充分发挥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主动作用是降低单耗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一方面要督导企业加强节能基础工作,健全节能机构,完善能源监测和统计体系,细化节能降耗的考核指标,提高企业节能意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耗能产品单耗水平的监测、指导,帮助企业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和效率分析。
(二)大力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是降低产品单位能耗的有效途径,加快节能工艺的推广使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以提高企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节能降耗整体技术水平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完成全市节能降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切实掌握工业能源消费动态。重点审核企业能源统计报表是否规范,能源统计数据是否真实,严肃企业统计态度,促进企业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掌握真实准确的工业能源消费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