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多措并举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
1月19日,枣庄市统计局召开全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考核办相关文件精神,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部署了2016年社情民意调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各区(市)交流了工作,会议还观看了社情民意宣传片和面访调查。市统计局副局长沈道坦出席会议并讲话,对进一步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主任朱胜宽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他指出,一是各项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项目数越来越多,全年共撰写各类调查报告10余篇,各类信息分析10余篇,其中被市领导批示5篇,市委书记李同道、市长李峰、常务副市长王邵军、纪委书记高一、组织部长王常胜分别到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旁听了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共拨打电话 281500余个,完成有效样本64700余个。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000余条。二是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了《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流程》等 20 多项工作制度和规范。三是全面更新软硬件设施。访问软件实现了3个全国第一。投资30万元新增社情民意调查面访调查和网络调查。四是两大基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做好全省民调现场会各项筹备工作。六是民意调查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枣庄电台交通频道、生活频道,滚动播出枣庄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的职能,重点宣传“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印制各类社情民意调查宣传品,在宣传品上印制“调查热线:12340”;“12340”,工作请您评等宣传标语,共印制和发放宣传品近万份。
沈道坦指出,全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在高水平基础上取得新突破。2014年度、2015年度连续二年取得全省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第1名。青岛、济南、临沂、德州、邢台、徐州、亳州等市统计局长及民调中心主任来我市参观,全市群众满意度成绩明显提升,在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项目形成数量增多、常规化、特色鲜明和品牌效应凸现的特点,更要把握好把握准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恪守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保持调查数据的客观和“纯净”。否则,多年积累起来的良好的调查信誉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沈道坦强调,各级民调机构必须不断丰富调查内容,积极创新调查方法,努力提高调查质量,认真做好为党政领导的服务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得民心的重要渠道,使其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各方面意见、诉求、愿望和建议的重要平台。一要提高调查的政治敏锐性。做到选题讲政治、调查靠科学、发布守纪律。要牢牢把握社情民意调查的定位、主要职责和基本要求,真正成为每一位社情民意调查工作者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二要努力提高调查的针对性。按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认真选择调查主题,精心安排调查计划,科学确定调查项目、样本范围和样本数量,确保调查结果公平正义。认真做好各级党委政府布置的社情民意调查任务,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测评,认真做好党风政风行风评议调查和地方政府绩效测评调查。三要努力提高调查的科学性。依据调查目的、调查问卷和调查对象的特点,合理运用电话调查、面访调查、网络调查、邮寄访问、座谈会、微信调查、云端Web CATI等各种调查方式,努力提高调查方式的科学性。四要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健全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严格调查管理流程,强化调查监督检查,将提高数据质量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策划、方案制定、问卷设计、访员培训、调查督导、问卷核查、数据处理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增强提高调查数据质量的能力。五要加大资料开发力度。资料分析是社情民意调查的重要环节,分析报告是社情民意调查成果的重要体现。确保调查报告谈现状全面准确、条分缕析,讲问题一针见血、鞭辟入里,论对策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六要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创建行业领先、用户满意、群众公认的品牌形象,以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管理,品牌是高质量的标志,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要对调查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质量管理,严格调查方案设计,严格组织实施调查,认真分析处理调查数据,精心撰写调查报告。强化保密意识,落实保密制度,把保密工作贯穿到每一个项目始终,贯穿到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始终,切实维护好社情民意调查品牌形象。
各区(市)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分管领导、主任或业务人员近2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