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参加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
1月14日,枣庄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台儿庄古城会议中心召开。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全国人大农委委员梁衡,联想控股公司名誉主席柳传志,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张志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员张文忠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市委书记陈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术平,市政协主席邓滕生,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峰和部分枣庄市正厅级老领导、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政府特邀咨询,各区(市)委书记、区(市)长,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枣庄城市发展战略这一主题,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为枣庄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启示。
市统计局局长贺成方参加研讨会。
链接: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说,未来的城市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必须更加注重发掘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古城重建创造了台儿庄模式,有六大特点:一是花钱少,办大事;二是高收入、高利润,三是鼓励国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四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五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六是坚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下步,要注重创新,因地制宜,瞄准最先进的目标去做,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梁衡认为,枣庄的未来发展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为今天的枣庄人做些什么?首先要把民生搞好,让老百姓有幸福感。二是为枣庄的后人留下点什么?重建台儿庄古城,就是为枣庄后人留下的最大财富。三是给外地人服务点什么?古城重建要更加注重细节,提高文化内涵,做成精品。四是领导干部为自己留点什么?不仅要留下物质财富,更要留下自己的思想财富。柳传志在谈到枣庄未来发展时说,建设“幸福新枣庄”的提法很得民心,既符合上级要求,也符合群众期盼。枣庄发展煤化工的思路和联想的企业理念完全一致,希望政府继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也将致力于枣庄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做大企业,秉章纳税,为枣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吕日周谈道,枣庄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较好解决了农村发展的问题。今后要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逐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好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富裕老百姓等问题。张志明从如何提高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角度强调,主要领导要有战略性的思维能力,适时做出战略性决策;要提高执行力,把政府的事情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业,形成干事的合力;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要推动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也要探索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生态体制。杨保军建议,未来枣庄的发展要坚持产业转型、文化引领,尤其要把古城打造成为有生命力、交口称赞的精品;坚持区域统筹、分工协作,更加注重疏密有致、各展所长,形成紧凑的城市、开敞的区域;坚持空间调整,集约发展,尤其要把握好新城与老城的关系;坚持尊重环境,突出特色,建设生态宜居、有更多人性空间的城市。张文忠对枣庄通过“一个战略、三大战役”推动城市转型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最大的经验是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创造了“以幸福新枣庄引领城市转型”的模式。建议今后要从更全面、更广阔、更深层次思考问题,一要积极提升“门户城市”形象,二要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三要搭建好产业发展、融资、创新人才等平台。会上,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曾寅初,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围绕增强枣庄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等方面谈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陈伟说,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政界、文化界、经济界等多个领域,都是各领域的权威,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重要的影响,代表性很强,层次很高。今天研讨会的目的,可以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来形容。所谓“顶天”,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有战略性的谋划和思考。我们召开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上,围绕城市定位和奋斗目标,谋划枣庄的长远发展。而“立地”就是要把“顶天”的理念、思路,与枣庄的实际结合起来,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变成我们发展的路径,形成我们发展的实效。要跳出枣庄看枣庄,跳出今天看未来,把“顶天”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立地”的行动和过程。综合各位专家的发言,给了我们五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发展的目的。让我们更加坚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二是发展的理念。各位专家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转型发展以及民主、科学、依法执政等方面,提出了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借鉴。三是发展的思路和定位。通过论坛和专家的演讲,我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更加准确,进一步坚定了抓好新型城镇化、大项目、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发展的标准。建设“幸福新枣庄”,在产业、空间、民生和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必须用更高的标准去努力工作。五是发展的保障。建设“幸福新枣庄”,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必须从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激活人才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为枣庄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
陈伟强调,各级p认真学习与会专家的发言精神,悉心领会、消化吸收,充分运用好这次研讨会的成果,把专家们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的思路,变成推动枣庄发展的措施,为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