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作者:
来自:
时间:2016-08-01 00-00-00
2016年以来,我区贸易业企业总体运行平稳,增幅放缓,1至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5.9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较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
一、限额以上企业运行情况
1、批发业零售业增速放缓,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6.5%;零售业增速增长态势较好,零售额达7.3亿元,同比增长10.3%。
2、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活跃了消费市场。一季度,全区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实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2亿元和2.4亿元,同比增长13.4%和11.7%。
二、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特点
批零业发展相对缓慢,住餐业发现迅速。近年来,随着古城知名度提高,我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区住宿和餐饮业加快结构调整,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是加快了住宿和餐饮业经营结构的调整,扩大了服务消费领域。二是拓展了新的经营空间,大力发展绿色饭店和绿色餐馆,引导绿色消费,并且充分发挥了品牌、网络、技术在开拓市场中的作用,吸引了一批周边地区固定客户;三是强化了宾馆与餐饮业管理,加快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的转变步伐。为适应市场变化,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不少中高档宾馆、饭店和餐饮企业积极为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餐饮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节假日消费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大众化经营持续红火,小吃、快餐、家庭宴席市场日趋扩大,对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当前社会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人口与收入制约了消费品市场发展。我区城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较少(截至2015年底我区共有常住城镇人口12.71万人),工资水平仍然偏低(2015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420元,远低于全省平均工资52460元),总体购买力有限。其次,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政策,公费出差、旅游、购物消费大为减少,也对批零住餐业造成一定冲击。
2、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以及质量一般,难以代表我区社会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水平。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区批零住餐个体户发展迅速,但这对统计数据来说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个体户对同类限上企业造成一定冲击,导致限上企业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是以限上企业增幅作为标准,这种计算方式就直接导致了整体社零增幅下降。 其次,我区对“个转企”没有优惠政策,由于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在大部分个体经营户小富即安的思想主导下,很少有个体户愿意转为企业,从统计角度来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数据流失。
3、农村市场还须进一步开拓。虽然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继续高于城镇,达到11.1%。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商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网点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都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短期内实现农村市场快速发展难度较大。
三、对策以及建议
1、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保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采取多种惠民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继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2、严把质量关,确保申报企业质量。对于新申报的企业,严格按照“四上”企业申报标准,在保证企业数据的质量的基础上更要保证企业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后顾之忧。此外对于已经达不到限上标准或已经关停的企业,要及时申请退库,以免影响整体数据。
3、稳步推进“个转企”及“限下转限上”工作,以增强数据支撑力。统计数据来源于限上法人企业,只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限上企业才能体现出我区贸易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工商、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发挥合力作用,简化办证手续和费用,并给与其他方面优惠(例如返税等),提高个体户“个转企”积极性,为“限下转限上”工作夯实基础。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数据质量。目前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部分乡镇统计站人员不超过3人且又身兼其他工作,比如计生检查、防火、卫生城创建等,严重影响到基层数据的采集。充实统计工作力量、提高统计人员待遇现已成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应当在不违反“八项规定”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上下功夫,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强基层统计建设,引起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一、限额以上企业运行情况
1、批发业零售业增速放缓,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6.5%;零售业增速增长态势较好,零售额达7.3亿元,同比增长10.3%。
2、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活跃了消费市场。一季度,全区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实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2亿元和2.4亿元,同比增长13.4%和11.7%。
二、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特点
批零业发展相对缓慢,住餐业发现迅速。近年来,随着古城知名度提高,我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区住宿和餐饮业加快结构调整,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是加快了住宿和餐饮业经营结构的调整,扩大了服务消费领域。二是拓展了新的经营空间,大力发展绿色饭店和绿色餐馆,引导绿色消费,并且充分发挥了品牌、网络、技术在开拓市场中的作用,吸引了一批周边地区固定客户;三是强化了宾馆与餐饮业管理,加快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的转变步伐。为适应市场变化,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不少中高档宾馆、饭店和餐饮企业积极为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餐饮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节假日消费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大众化经营持续红火,小吃、快餐、家庭宴席市场日趋扩大,对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当前社会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人口与收入制约了消费品市场发展。我区城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较少(截至2015年底我区共有常住城镇人口12.71万人),工资水平仍然偏低(2015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420元,远低于全省平均工资52460元),总体购买力有限。其次,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政策,公费出差、旅游、购物消费大为减少,也对批零住餐业造成一定冲击。
2、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以及质量一般,难以代表我区社会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水平。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区批零住餐个体户发展迅速,但这对统计数据来说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个体户对同类限上企业造成一定冲击,导致限上企业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是以限上企业增幅作为标准,这种计算方式就直接导致了整体社零增幅下降。 其次,我区对“个转企”没有优惠政策,由于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在大部分个体经营户小富即安的思想主导下,很少有个体户愿意转为企业,从统计角度来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数据流失。
3、农村市场还须进一步开拓。虽然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继续高于城镇,达到11.1%。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商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网点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都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短期内实现农村市场快速发展难度较大。
三、对策以及建议
1、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保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采取多种惠民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继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2、严把质量关,确保申报企业质量。对于新申报的企业,严格按照“四上”企业申报标准,在保证企业数据的质量的基础上更要保证企业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后顾之忧。此外对于已经达不到限上标准或已经关停的企业,要及时申请退库,以免影响整体数据。
3、稳步推进“个转企”及“限下转限上”工作,以增强数据支撑力。统计数据来源于限上法人企业,只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限上企业才能体现出我区贸易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工商、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发挥合力作用,简化办证手续和费用,并给与其他方面优惠(例如返税等),提高个体户“个转企”积极性,为“限下转限上”工作夯实基础。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数据质量。目前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部分乡镇统计站人员不超过3人且又身兼其他工作,比如计生检查、防火、卫生城创建等,严重影响到基层数据的采集。充实统计工作力量、提高统计人员待遇现已成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应当在不违反“八项规定”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上下功夫,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强基层统计建设,引起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