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市分析

市中区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作者: 来自: 时间:2015-11-05 00-00-00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中区积极应对经济运行“新常态”,立足实际,提质增效,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一、工业经济呈现六大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三季度,市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2%,分别比前8个月、前7个月、上半年加快0.220.551.98个百分点,呈现明显逐月小幅回升趋势。

(二)工业利税水平居全市前列。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85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润18.16亿元,增长1.6%,居全市首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2.75亿元,增长1.2%,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市10.6个百分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区国税收入(工业税收占较大比重)增幅居全市首位,高于全市平均10.2个百分点。

(三)工业用电量降幅收窄。三季度,我区工业用电量为11816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0.24%,降幅分别比1-8月、1-7月、上半年收窄1.513.974.35个百分点,6月以来降幅持续收窄。

(四)重工业增速有所加快。前三季度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0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02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0.4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7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76%,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2.28个百分点。

(五)产品产量增长面继续扩大。调度的44中工业产品中,有3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77.3%,较1-8月扩大2.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扩大6.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服装48524.5万件,增长2.99%;化学药剂17536吨,增长11.75%;煤炭80.97万吨,增长3.46%;水泥362.36万吨,下降3.75%;水泥熟料(含自用)276.28万吨,下降0.87%;纱35037.2吨,下降1.92%;铁矿精粉93.3万吨,下降21.86%

(六)装备工业整体回暖。三季度,我区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上半年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回升,分别较上半年加快4.37.81.310.66.43.518个百分点。

二、当前市中工业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发展后劲仍显不足。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看,近三年来我区新增企业17家,而同期因规模变小或关停并转等原因退库的企业则达67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从243家降至明年的约193家。

(二)主导产品价格低迷。从部分代表企业采集的价格数据显示,目前水泥单价为209.35/吨,较同期下降87.82/吨;纱1.9万元/吨,较同期2.08万元/吨回落1800/吨;布19.67/米,较同期20.98/米回落1.31/米;服装100.8/打,较同期101.4/打回落0.6/打;铁矿精粉每吨450元,每吨回落300元。

(三)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今年以来,企业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同步走低,但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仍无法弥补产品价格下跌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5.4%,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6个百分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0.1%提高到90.6%

(四)两项资金占用有所扩大。三季度,全区“两项资金”占用20.8亿元,增长8.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14.3亿元,同比增长20%,较上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难度有所加大,生产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剧。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稳步推进我区特色产业发展。当前纺织服装产业运作良好,多数企业订单排满全年,要积极引导企业采取外加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产能。橡胶板管带产业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要加快泰和30万吨水处理剂项目和鑫泰10万吨水处理剂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尽快投产达效,全面扩大我区环保水处理产业产能。深入推进康力医疗和华能集团的合作,借鉴外地大企业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促进我区医疗器械行业快速成长。

(二)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发展条件,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稳定。鼓励企业向内部经营管理要效益。从优化工程设计、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执行物资采购制度,精简机构、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效能等方面,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多方面出发,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基础性工作建设,对电子商务企业做好培训,帮助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广我区知名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引导企业抓住由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