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外贸进出口企业现状、影响因素、措施及建议
一、全区外贸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1、外贸企业基本情况。截p去年底全区有自营出口实绩企业17家。2009年全区自营进出口完成3360万美元,同比下降22.8%,几年来一直在全市排后几位。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全区进出口企业在出口产品结构上由单一的轻纺产品,逐渐转变为轻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建材等出口多元化结构。出口主体也由原来的单一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公司并存格局。2010年市政府下达给台儿庄区外贸进出口任务是3620万美元,其中出口3540万美元。一至五月份全区完成进出口1755万美元,同比增长46.5%。
2、进出口企业目前现状。全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57家,有外贸自营出口权企业29家,约占18.5%,但是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只有17家。部分企业产品主要是给区外出口企业供货或代理出口,因而未计算全区自营出口实绩,每年向外地供货和代理出口大约在2000万美元以上。如创新山水生产的高标号水泥及熟料,从2008年起就出口比利时,每月出口量约300万元人民币,产品质量和信誉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声誉。但是这些产品都只能靠代理,通过德州等地大贸易公司贴牌出口,至今自己没有国外客户,自己的品牌没有通过国际认证。再如忠仁酒系列产品、馋神风化食品、华锦纸业高强瓦楞纸等一批名牌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但是产品始终不能自营出口,全区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如此,这些都制约着全区外贸进出口的实绩增长。另外,全区的出口主产品相对比较单一、批量小,形不成规模,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等,阻碍外贸进出口的发展。
3、进出口企业财税贡献度。生产型企业以海扬王朝纺织为例:2009年度该企业国税缴纳企业所得税26万多元,其中32%归区级财政收入;地税缴纳450多万元,其中除了个人所得税向中央、省上缴12000多元外,其它都归区级财政收入;该企业获得中央财政退税600多万元,与地方财政没有直接关系。贸易型企业以靖海进出口公司为例:2009年度该企业国税缴纳企业所得税5000元(该企业属定额缴税),其中32%归区级财政收入,总计1600元,享受退税1.02万元,与地方财政没有直接关系。综上所述,外贸型企业的设立,不仅能够安置劳动力就业、合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给地方带来实实在在的财政收益。
二、影响当前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因素
据调研掌握,目前影响进出口业务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纺织服装业受到冲击最大,升值除了给纺织企业带来直接的汇兑损失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将压缩纺织企业利润空间,同时减弱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带来量的缩减。去年有相关部门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1-4%。尽管数据或许稍显“夸大”,但利润空间的压缩则确确实实摆在企业面前。像海扬王朝纺织就是这样。2、资金紧张。因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客户要求大部分出口货物采用远期结算方式(如:90天远期信用证结算),导致部分企业资金紧张,像鲁棉纺织就是这种情况。另外,部分企业本身资金有限,主要通过贷款维持经营,企业的利润收益、账面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归还贷款,导致企业干干停停,处于半停产状态。像海华丽纺织。3、企业开拓市场能力低,生产能力不足。一些企业技术落后,受实力限制,没有能力参加各类国内外展会,导致企业接触国内外客商较少,进而订单越来越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像鲁台集团是最明显的。还有部分企业,像峰润礼品、华阳红丹服饰由于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尽管能抓到手的订单不少,但是没有能力接全单。4、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区进出口企业产品多数属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少,在国际市场竞争强手面前,竞争力很低,而且我们大部分进出口企业,缺少科技创新及研发机构,产品更新速度慢,跟不上国际市场日新月异的需要。如果目前某一种产品市场销售不旺,没有适销对路新产品马上跟上去占领市场。5、部分进出口企业信心不足,面对金融危机束手无策。因我区进出口企业都属中小企业,过千万美元企业就1家,其它都在几百、几十甚至几美元,基础差,底子薄。俗话说,只能做赚钱生意,不能做赔本买卖,对于无利润订单,他们宁可丢掉市场,不做赔本生意,导致了一部分客商和市场转向了其它企业。象东燕玩具、利明玩具等。他们把出口变成了内销,向国内其它企业供货,代理出口,确保风险小,稳扎稳打,影响了我区的外贸自营进出口实绩。 6、外贸进出口专业人才缺乏。现在我区外贸企业懂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人员太少,能直接跟外商洽谈的人才更匮乏。以至于在好多订单和贸易机会面前,不敢轻易接单和签署进出口合同,举棋不定,左右徘徊,导致机会错失。区内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存在类似问题。 7、国外客户需求因素的影响。例如海扬王朝纺织、丰元化学、海华丽纺织。据掌握,企业应客户要求,从保税区出口或靠国外客户指定贸易公司代理出口,有时企业为了占有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销售额,不得不答应对方的要求。但这部分出口数额不作为区内进出口实绩统计。2009年,海扬纺织从保税区出口约80万美元,丰元化学靠天津一家贸易公司代理出口约1000万美元草酸,海华丽纺织靠厦门一家法国家乐福全资贸易公司代理出口约500万美元。这些出口都是国外客户直接指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客户和保税区或者贸易代理公司之间有着很大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出口时间,从保税区出口,每一批货可以节约4-6天的时间。8、我区经济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相比南方或附近一些地区,我区外贸进出口奖励政策力度还不够。另外企业退税申报环节复杂,存在吃、拿、卡、要现象,退税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企业出口积极性。
三、下一步外贸进出口工作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密切联系企业,深入调研、加强服务。立足实际,制定帮扶政策,落实帮包人员,要求帮包人员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解决进出口环节的实际难题,对海扬王朝、鲁棉纺织、约克斯服饰、丰元化工、兴兰木制品厂等5家出口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加强动态监管,实行重点调度,在交易摊位分配、配额申办、退税申报办理、押汇、便捷通关、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与峰润礼品等其它12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研究并传达国家、省、市、区有关鼓励、奖励政策,引导企业最大限度的享受到相关扶持政策。
2、认真制定各种有利外贸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积极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区级外经贸促进政策以及与上级相配套的各类政策。主要是在2008年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区市好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区财政对外贸进出口的扶持力度,除了对出口、进口给予补贴外,在进出口信用保险、国际、国内市场开拓、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资源性产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中国商品大阪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另外,对企业参加省、市重点境内外展会、开展国际认证给予区级财政补贴,推动企业积极走出去,积极、合理、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3、进一步加大出口点培植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从培植出口源入手,对区内各类企业,特别是有出口意向的潜力型企业(比如百斯达炭黑、圣马生物、创新山水),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帮助,靠上帮助办理进出口经营权,让他们尽快实现出口零的突破,不断壮大进出口主体队伍;对新获权企业,特别是一些出口前景好、科技创新力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逐户调查,分类排队,在政策运用、信息传递、业务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实行重点指导,帮助尽快建立起稳定畅通的出口渠道,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贸易方式,抓紧开展对外贸易,努力促其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协调企业与海关、商检、国税等涉外部门的关系,为开展加工贸易的区内企业申办A类企业认证,充分利用加工贸易政策特点,有效建立贸易便利化渠道;充分发挥海扬纺织、约克斯服饰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广加工贸易,把进口料件由保税区进口变为直接从国外进口,逐步增加进口数额,同时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实现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挥靖海、环亚进出口公司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他们出口方式灵活多样、资金占用少的特点,积极推进各类外贸公司在我区的设立、运营,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等方式,大力引进区外的进出口公司来我区注册外贸公司并开展进出口业务;要把外贸进出口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有机结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向型大项目,培植发展成新的出口主体;充分利用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开展转口贸易,有效降低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区出口的负面影响。
4、优化外贸结构,扩大自主品牌出口。纺织、化工是我区出口龙头产业,海扬王朝纺织和丰元化工两个企业进出口额占到我区总量80%以上;将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化工主导优势产业,利用海扬王朝纺织、丰元化工在国内外的产业优势地位以及当前有利的国家政策,引导他们设立研发机构,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努力支持企业争创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出口品牌,同时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企业品牌信誉度,增强企业今后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和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
5、进一步拓宽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新增信贷优先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引导融海担保商会等区内担保机构积极发挥应有作用,加大为外贸中小企业担保力度。根据国家出台的《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出台我区的对应操作办法,及时足额兑现专项资金,有效扩大担保覆盖面;组织银行机构与推荐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分类融资对接活动,把有订单、有市场、信用记录良好但生产经营或财务遇到暂时困难、资金需求迫切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健全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机制,支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特别是出口到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的企业;鼓励银行试行凭出口企业提供的单据、投保信用保险的有关凭证等,特别是押汇、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业务。
6、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外贸专业人才。 21世纪市场经济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外贸进出口企业更需要优秀人才,特别是懂外语、善谈判、熟知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一个企业能引进一个优秀人才,就能使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取决于职工素质的高低。培养、引进人才,加强职工队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已成为外贸企业生存的基础。要广开门路,通过网上招聘、专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多渠道培养引进各类外贸专业人才,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切切实实为各类进出口企业营造新的发展环境。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区政府结合其他区(市)优惠政策,立足我区实际,抓紧制定出台我区鼓励外贸出口的扶持政策,对进口同样实行财政扶持。
2、建议把外贸进出口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中,力争引进出口潜力大的项目,不断加大外贸出口型企业的引进培植力度,将外贸进出口完成实绩列为政府年度考核主要目标,对镇(街)、部门、企业实行目标考核。
3、针对企业普遍反映退税难的实际,建议区政府给予行政干预,督促国税等部门第一时间内把退税款核定后,足额拨付到位,给外贸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