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政务信息工作基本规范和要求
一、关于政务信息定位
(一)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
――所谓政务信息,通常指政府部门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并为政务管理工作服务的信息。
――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
――政务信息是领导应了解的、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政务信息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宣传、协调、交流和指导。
――统计政务信息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务信息的基本特点
一是宏观性。政务信息要围绕中心工作,反映全局性、政策性、宏观性的问题,抓重大改革进展情况,抓重要工作动态,抓重大社情民意。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
二是真实性。政务信息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大概加估计。
三是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核后报出,代表着信息报送单位的声音,是很严肃性的“官方消息”。
四是及时性。政务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应体现时效性,特别对突发事件的反映要增强灵敏度。
五是规范性。信息的搜集、编写、审核、报送等环节都应按照规范的办法和程序进行。
(三)统计政务信息的分类
统计政务信息按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同分为两大类:
一是为党政领导服务的信息,主要指向党中央和国务院等领导机关报送的社会经济信息,简称“两办信息”;
二是为统计工作服务的信息,主要指反映统计改革与发展情况,用于统计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信息,简称“工作信息”。
(四)什么是政务信息工作
政务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收集、整理、编辑、报送和发布政务信息,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上级机关和本部门领导服务,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服务;指导下级单位工作,开展政务信息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组织信息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五)国家局办公室政务信息工作职责
办公室是政务信息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统计政务信息工作规章制度,组织统计部门的信息报送工作,下达政务信息工作任务和要点,向上级机关及时报送各类统计信息,对系统和机关政务信息工作进行指导。
(六)对省局和总队办公室信息工作基本要求
一是做好本单位政务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统一接受上级机关布置的工作;
二是对本单位报送国家统计局的重要工作信息进行审核把关,按时报送半月工作要事;
三是对本单位和系统的政务信息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
二、关于政务信息编写
(一)根据信息的不同服务对象(上级、本级、下级 ),确定信息的内容和表述方式
(二)把握信息的选“点”和定位,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全面综合、集中归纳与分类报送的关系。
――政务信息文稿中不出现“为了”,不出现指导思想,简写事件的过程。
――召开会议的信息,报送重点是会议提出了什么思路?决定了什么事项?研究了什么措施?等等。弱化会议的过程和形式。
――反映基层工作情况的信息,应将几个地方的同一类工作全面综合汇总后报送。
――不要把一件事分为若干次报送。
(三)上报的信息应选题准确
能够围绕上级领导关心的大事,搜集对领导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有价值的信息。目前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很多信息的选题没有达到需要国务院领导关心的层次。如,“哈尔滨雨后下水系统不畅”、“各地政府的经济运行指标”、“福建省确定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有单位报送的信息选题太大或冠以很大的题目,如,“某某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等。
(四)精心安排信息结构
――政务信息的结构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等文体,要短小和简单得多,因此也更不容易把握。
――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
――信息的结构应根据内容确定,避免千篇一律的“流水帐”模式,一般是重要的、核心的内容在前,次要的、相关说明的内容在后;主要领导的内容在前,其他领导的内容在后。
――政务信息的文体要简朴、严谨、自然。
(五)充分认识信息标题的重要性
――求“实”忌“虚”。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存在问题,还是取得经验,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如:“某某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的标题,信息含量低,过于平淡,难以引起重视。
政务信息的标题一般使用陈述句,且多用主谓型结构。陈述句是将所要说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如:《天津市政府部署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求“准”忌“华”。
“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题文相符;要抓住信息内容的核心和特点。切忌题文不一,模糊含混,以“表”代“里”,以“偏”盖“全”。
信息标题一般不用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不能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 ,故意把标题搞得很玄乎或用语过于华丽。
――求“简”忌“繁”。
就是要简洁、明快、扼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信息标题中除顿号外,一般不使用其他标点符号。
(六)信息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简练、明快、提神,避免套话和空话,尽量少加修饰词
――(重要)讲话
――(高度)重视
――(亲自)到会
――(隆重)召开
――(全面)部署
――(圆满)完成
(七)信息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须经过整理加工后报送,切忌原封不动地将本单位文件和领导讲话直接报上来。
――上报信息应使用第三人称,避免在文中出现“我们、我局、我市”的情况。
――信息中对领导的表述,一般第一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主要职务,姓名后不加“同志”,重复出现时直呼姓名。信息标题一般不写领导姓名。
――上报信息对单位的表述,一般以信息报送的法人单位为主体,不出现其内设机构的名称。单独反映地市情况的信息,地市名在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应冠其省份名称。
(八)政务信息与新闻写法的区别
――新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而政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则相对比较固定。
――新闻语言要求生动活泼,而政务信息语言要求准确、平实。
――新闻常使用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属于积极修辞;而政务信息则使用消极修辞,要求规范,避免任何歧义,这方面更近乎公文。
三、关于政务信息报送
(一)国家局信息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政务信息工作制度,组织信息报送工作,下达工作任务和要点,向上级机关及时报送各类信息,指导统计系统政务信息工作。
――办公室与3个司共同对“两办信息”进行审核、整理,向中办、国办报送。
――办公室与资料管理中心共同对“工作信息”进行审核、编辑,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局机关办公网上发布。
(二)报送信息的方式
――“工作信息投稿箱”用于各地报送反映统计工作情况的信息,包括要情信息、半月要事和其他工作信息。
――“两办信息投稿箱”用于各总队报送专项调查信息和反映社会经济动态的信息。
――“其他信息投稿箱”用于各地报送进度统计报告、统计宣传、个人稿件等其他网站信息。
――国家统计局布置的约稿信息或专项调查,如有明确报送要求的,按指定渠道和方式报送。
(三)“两办信息”报送要求
――把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敏感性,既要及时捕捉和反映倾向性、苗头性的动态信息,也要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提供有份量的综合信息。
――信息报送前须经总队领导签发。
――信息应一稿一投,不得重复报送。报到“两办信息”投稿箱的信息不得再发到其他邮箱;指定其他报送方式的信息,不再投“两办信息”投稿箱。
――信息应选题准确,层次分明,表述严谨,文字简练,每篇一般控制在2500字以内。
(四)报送“两办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动态性、进度性信息,轻深度分析信息,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在一些单位还根深蒂固。
二是部分信息质量不高,有的信息存在逻辑不清、文字粗糙、病句错字、数据有误。
三是对深层次信息的开发能力不足。
四是统计调查、分析研究和上报信息工作“两张皮”的问题相当突出。
(五)“工作信息”报送要求
――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及时反映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情况,以及各地在统计改革和建设中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重要工作信息应由办公室审核把关,局(队)领导签发。
――工作信息要进行综合加工整理,不得直接报送文件讲话。每条信息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内。
――每月5日和20日前分别整理报送“半月工作要事”,以大事记形式编写,按时间顺序排列,每条要事不超过100字。
――本地使用信息与上报信息应有所区别。有些信息就本地而言适用,但不适合向国家局报送,比如机关党的工作,职工大会、文体活动等;信息的表述方式在报送时应改写或调整。
(六)重要工作信息的界定标准
1.省级党政领导同志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情况,及参加统计活动情况。
2.省级党政领导机关布置或批准统计部门实施的重要工作。
3.国家统计局局领导出席地方重要统计活动、赴地方调研等情况。
4.各地开展的重大统计活动和发生的重要事件。
5.各地贯彻国家统计局工作部署情况和具有开拓性的统计改革实践。
6.厅局级干部和处级以上机构变动情况。
(七)领导批示信息编写要求
――领导批示信息一般以直接陈述的方式,按照“批示时间”、“批示人”、“被批示单位”、“批示对象”、“批示内容”的顺序编写。
――批示信息一般不需要叙述前因后果。
――多位领导在同一文件上批示,批示内容按职务高低排列。下一级领导的批示一般省略。
(八)领导活动信息报送要求
――统计局和总队领导参加政府会议、基层调研、召开机关会议等活动,一般不直接作为信息主线编写报送。如活动的内容确有价值,可以侧重反映工作情况的形式报送。
――国家统计局局领导、三总师赴各地调研和参加当地活动情况,有关信息应请示领导本人同意后报送。如信息中涉及领导讲话,应与其秘书联系并对讲话内容进行审定。
――国家统计局司处长赴各地调研和参加当地活动情况一般不作为信息报送。
(九)“半月工作要事”编报要求
――“半月工作要事”应以大事记形式编写,按时间顺序排列,每条要事不超过100字。
――上半月要事限定为1日-15日的工作情况,当月20前报送;下半月要事限定为16日-31日的工作情况,下个月5日前报送。
(十)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握好信息的分类,严格按要求选择投稿箱。同一条信息不允许出现一稿多投现象。
――要情信息报送时,一要符合报送标准;二要在标题前加标注,如“要情:北京副市长要求……”;三要标出签发、审核、编写人姓名。
――把握好领导批示信息报送范围,一般指省级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指示、要求、表扬等。
――局队领导班子成员任免的信息,应附个人简历。
――“两办信息”报送时,标出签发、审核、编写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枣庄市统计局综合科加载)